干柴烈火干柴烈火什么意思

干柴烈火干柴烈火什么意思 干柴烈火这个成语,读作gān chái liè huǒ,常用来比喻热烈高涨的情绪状态。它的意象源于干燥的木柴遇上炽热的火焰,一经接触便迅速燃烧,以此形容人的情感或氛围达到极为热烈的程度。在明代冯梦龙所著的《醒世恒言》第八卷《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中,就有“移干柴近烈火,无怪其燃”之句,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相遇时自然引发的强烈反应,如同美玉与明珠相配,彼此映衬,恰到好处。这段文字通过生动的自然比喻,传递出情感或关系一旦契合便会迸发巨大能量的道理。 在近代文献《星火燎原·七千军万马下太行》中,这一成语被用来刻画战士们昂扬的斗志。文中描述他们的情绪犹如一盆干柴烈火,炽热而旺盛,伴随着一路高歌猛进,展现出革命年代那种不可抑制的激情与活力。这种表达不仅延续了成语的传统意涵,还赋予了它时代特色,凸显了集体精神力量的磅礴。干柴烈火因而超越了字面意义,成为形容任何极度兴奋、热情澎湃场景的生动词汇,无论是个人情感还是群体氛围,都能借其传达那种瞬间点燃、势不可挡的态势。从古至今,它始终以其鲜明的画面感和强烈的感染力,在汉语中占据一席之地,让读者或听者即刻心领神会。